2025年9月13日,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建设中期咨询评估会在自治区科技厅隆重举行。此次会议是实验室建设中期评估历程中的第三轮高级别评审,标志着实验室经历了“现场评估-区内专家评审-区外权威评审 ”的完整闭环检验,建设成效获得全方位验证。

第三轮中期评估会由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廖文军主持,并邀请中国工程院李克强院士(线上参会)、同济大学李冰教授等9位国内知名学者及行业专家组成会议评审专家团。
自治区科技厅基础研究与创新平台处处长于青,柳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新连等出席会议。实验室牵头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李天辉,首席科学家兼实验室副主任卢荡,共建单位代表等8人共同参与。
三轮评审机制,严把实验室建设质量
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于2022年3月获批成立,是广西首家自治区级实验室,根据《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组建方案》将统筹七年规划、分步高效实施,拟于2028年将实验室打造成自治区最高层次、最高水平科研平台。
实验室建设至今已3年有余,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开展实验室成效中期评估,采用渐进式三轮评审机制,第一轮为现场评估,由自治区科技厅专家组实地考察实验室科研条件与团队建设,形成实验室中期建设成效报告。

第二轮为区内专家评审,由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本土权威专家把脉实验室建设方向可行性,实验室建设成效完成度。

本次为第三轮区外专家评审,由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国内专业智库评审,提升实验室战略高度。

会议期间,牵头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李天辉就实验室中期建设成效作专题汇报,全面展示了实验室在关键技术攻关、产学研协同、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权威认可,盛赞实验室“硬核实力”
“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是真正意义上的集理论、技术、产品为‘三位一体’的科研平台”。
在专家评估与讨论环节,李克强院士肯定了实验室的建设模式及在产学研协同方面取得的成果。
他指出,实验室作为新能源汽车基础共性研究、 交叉技术研究和产业协同的重要平台,要明确目标和定位,加强人工智能、智能网联和电子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研发力量,打造实验室特色,通过跨界合作实现行业协同发展,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
评审专家组经过严谨质询和深入讨论,对实验室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强调,实验室要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做好资源共享,带动产业链发展,成为更加开放的创新平台。积极探索国际交流合作和人才激励机制,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和高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凝练重大成果,努力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及奖项。
科技厅副厅长廖文军总结表示,实验室要进一步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机制。
“未来,实验室要担起责任、践行使命,助力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实验室发展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成效显著,树立行业标杆
评估显示,实验室组建3年以来成果丰硕,研发队伍、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保障到位。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取得阶段成效,登记软件著作权176件,牵头或参与发布各级标准145项,获得科技类奖项28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广西科学技术合作奖2项,湖北省科技奖一等奖1项,行业科技奖一等奖5项。
实验室围绕组建方案五大研究方向打造了天屿智造、天舆架构、灵犀动力、灵眸辅助驾驶、灵语座舱和神炼电池六大技术品牌, 实现了23项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于多款车型,经济效益显著;全球首创智能岛制造体系,助推上汽通用五菱获批“汽车制造超级工厂”和“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称号。

实验室设立了22个子实验室,引进、培育8家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落户柳州。积极参与国内外产学研合作交流,设立开放课题基金,实验室建设基本完成阶段性目标。
此次评估会的成功举行,不仅是对实验室阶段性建设成效的权威认证,更是对广西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充分肯定。实验室将以此为新起点,落实自治区党委科技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精神,积极响应自治区号召,构建更多“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科技创新路径,持续深化技术攻关与产业协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Copyright © 2022 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5006817号